文章详情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健康生活 >

鸽子蛋补益作用的科学依据?

原发表日期:2018-12-29来源:快乐养鸽

原发表日期:2018-12-29

来源:快乐养鸽

1、健脑益智?

  答案是肯定的。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,鸽子蛋中含有很多有利于智力发育的营养物质,比如卵磷脂。据统计,鸽子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,含量是鸡蛋的3倍。卵磷脂在脑神经细胞中的含量约占其质量的17%~20%。卵磷脂在大脑中的重要比例,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其所起的重要作用:鸽子蛋中的卵磷脂可以保障大脑细胞膜的健康,帮助其发挥正常作用,能确保脑细胞的营养输入及废物输出,保护其健康发育。如果一个人大脑中的卵磷脂非常充足,那么其信息传递的速度,大脑的活力就比普通人快,也就是说思维敏捷、学知识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快。

2、补肾益气?   
   中医药学认为,鸽蛋味甘,咸,性平,具有补肝肾,益精气,丰肌肤诸功效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介绍鸽蛋时说:"甘,平,清热,解毒,补肾益身."《本草适原》说鸽蛋"久患虚赢者,食之有益。"鸽子蛋在中医上认为是可以壮肾的,并且鸽子的繁殖力强大,,公母交尾频繁,一天平均两三次,这是因欲望特别强所致。鸽子蛋融合了鸽子的肾气,可以为人体补肾益气、生机活力、延年益寿。

   在清朝的御膳档案中,鸽子蛋是非常贵重的一道菜。制煨鸽蛋的方法是:鸽子蛋熟了以后把皮去掉,用鸡汤来慢慢地煨,加作料入味,可大补。此外,鸽子蛋加桂圆肉、枸杞、冰糖、燕麦炖后服用,对补肾有特别的功效。

   鸽子蛋自古以来就是女人的一剂良药,它可以补气养血调经,还可以调整内分泌,使其保持美丽和青春。
  
鸽子蛋补肾是真的吗?这个视频可以告诉你

3、养颜护肤?

     中医古籍中有大量的利用禽蛋用于美容皮肤的记载,例如,用陈醋浸泡鸡蛋三天,取出蛋清敷面,用于治疗面部疱疮;用酒密封浸泡鸡蛋七日,取蛋清每夜敷面以美白面部等。其实,鸽蛋的所含营养成分比鸡蛋大的多,尤其针对皮肤营养补充的胶原蛋白的含量更胜鸡蛋。
 现代医学也经研究发现,鸽子蛋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及少量脂肪,并含少量糖分、磷脂、铁、钙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,易于消化吸收。鸽子蛋中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极易被人体吸收,长期食用能有效改善皮肤细胞活性,增加皮肤弹性、促进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。可以说,从科学的方面再一次肯定了鸽子蛋对女性的保健功效,证实服食鸽子蛋完全可以帮助女性补气、和血,从而使得面容红润,有光泽,精力充沛。  
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 鸽子蛋对不同人群的功效?

   对老人:鸽蛋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及少量脂肪,并含少量糖分,磷脂、铁、钙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,易于消化吸收。由于脂肪含量较低,适合高血脂症患者食用。

  学生和脑力劳动者:每天食用适量的鸽蛋能增强大脑活力,消除大脑疲劳,增强记忆力,提高学习工作效率。而且能修复受损的脑细胞。

  对女性:鸽子蛋能改善皮肤细胞活性、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。有贫血、月经不调、气血不足的女性常吃鸽蛋,不但有美颜滑肤作用,还可能治愈疾病,会使人精力旺盛,容光焕发。脸上长青春痘,如果是闭合型粉刺,食用鸽子蛋还可以达到清热解毒去疤痕,收敛毛孔的功效,是女性美容食疗的佳品。

  对儿童:由于鸽子蛋中钙、磷的含量在蛋类中相对较高,非常适于婴幼儿食用补充营养。宝宝吃了可以提高免疫力,能促进大脑发育,更聪明。常吃可预防儿童麻疹。民间还有一种说法,鸽蛋能预防小儿惊厥。婴幼儿吃鸽子蛋,可以补充蛋白质,而且还可以预防疾病,具有解毒的作用,提高免疫力。但对于各方面身体系统还未发育全面的宝宝来说,鸽子蛋可以和鸡蛋、鹌鹑蛋等交替添加,这样营养更加均衡一点,而且一天食用鸽子蛋的颗数控制在1-2颗,以免食用过多影响宝宝消化吸收!

  对孕妇及产妇:怀孕早期大部分女性常常会焦虑不安,加上孕吐,就会让孕妇食欲不断下降。此时多吃一些鸽子蛋就能增加孕妇的食欲。这是因为鸽子一般都是吃一些谷物和豆类为主的食物,所以鸽子蛋能降低孕妇的血脂和血压,促进她们的食欲,对于预防孕妇营养不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。在怀孕期间经常食用鸽子蛋,胎儿的胫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育。鸽子蛋还有解胎毒的功效。对于产后的妈妈,鸽蛋是极好的补品,能促进伤口的愈合,减轻长伤口的疼痛。 
  对男人:鸽蛋味道甘美、有点微咸,属于平性食物;具有助阳提神、益精气、补肝肾的功效,除此之外,还可以治疗阳萎,解疮毒;主要可以治疗肾虚所致的心悸失眠,疲乏无力,腰膝酸软等症,比较适合男人食用。

温馨提示:鸽子蛋虽然营养价值高,但是也有一些食用禁忌,如蛋白质过敏者、高热病人、积食胃热者等都不适宜食用鸽子蛋,否则不仅不能补养身体,反而影响身体健康。 

Copyright@2003 CAAA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畜牧业协会版权所有
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23006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9042